三伏天的太阳毒得能晒化柏油路,杭州城北的老张拧开水龙头,盯着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愣神。这水看着清亮,可谁知道里头藏着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?就在三十公里外的东苕溪取水口,一场看不见的拉锯战正打得火热——百万杭州人每天喝的80万吨水,全指着这条命脉撑着。
东苕溪可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儿。平常看着南苕溪、中苕溪、北苕溪三股清流汇成143公里的玉带,一到枯水季立马翻脸不认人。瓶窑到獐山那段取水核心区最邪性,丰水期规规矩矩往东流,等水位线一降,好家伙,太湖水直接杀个回马枪,本该是下游的取水口反倒成了接盘侠。运河那帮闸站也不是省油的灯,只要水位够高,立马见缝插针往东苕溪里掺和。这情形活像老杭州的"三鲜汤",看着鲜亮,指不定哪口就喝到浑水。
环保局的老李最怕七八月值班,电脑屏幕上的水质监测曲线比股市K线还刺激。去年这时候氨氮指标突然蹦迪,急得他连夜带人沿着河道排查。"您猜怎么着?"他后来跟同事比划,"上游养殖场暴雨天偷排,混着倒灌的湖水差点酿成大祸。"数据显示,余杭段承包了八成以上的突发事故,六月八月更是重灾区,三十多起事故里总有三成扎堆在这俩月。
水厂老王有本祖传的"看水经":Ⅱ类水能直接喝,Ⅲ类得加把劲处理,要是跌到Ⅳ类,整个净水车间都得鸡飞狗跳。虽然这些年达标率稳在100%,可那些贴着及格线的日子,他后脖颈的汗就没干过。去年酷暑连续二十天高温,藻类疯长得像锅里没搅开的紫菜蛋花汤,生物接触氧化池差点没扛住。现在他们车间流行句黑话——"太湖打个喷嚏,咱们得吃三天感冒药"。
倒灌这毛病属于胎里带,治是治不好,只能严防死守。青山湖水库像蓄着救命水的巨碗,仁和水厂那套德国进口的深度处理设备就是最后防线。河道巡查员小陈每天走破两双胶鞋,他管那段十五公里河道连个蚂蚁洞都瞒不过他的眼睛。"您瞅这水质自动监测站,比我家防盗门还密。"他指着岸边红白相间的小房子,"数据五分钟刷新一次,比查岗还勤快。"
附近村民老周头倒是看得开:"咱吃这口水六十年了,以前直接舀着喝也没见咋的。"可看他家厨房新装的净水器,这话显然没啥说服力。倒是经常钓鱼的老钱说了大实话:"去年清早看见运沙船漏油,我扔了鱼竿就往河长公示牌那儿跑——现在谁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?"
夜幕下的东苕溪静得像匹缎子,水下却暗流汹涌。水质监测站的蓝光在黑暗中格外扎眼,它后头连着的可是百万个拧开的水龙头。水厂中控室里,跳动的数据曲线正勾勒出一条看不见的生命线,而三十公里外杭州城的万家灯火,就是这条溪流最好的成绩单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富利证券-炒股配资行情-正规股票配资-线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